本期嘉宾
郭珍妮
薪火20-21届学员
北电广电编专业在读
艺考合格证展示
爱火俱乐部。
〓 为目标与结果、青春和热爱 〓
拼尽全力
去年7月因为疫情,薪火北京校区的课程辗转在杭州开课
我也终于在7月开课前两周说服父母和老师,放下对文化分的执念拖着行李箱来到了杭州。
从此一切开始有了实感,结束了疫情之下变得有些迷惘与停滞的生活
开启了这一个从各种意义上来说的新起点。
去年年末看到薪火的2020年总结
在朋友圈感叹道:总感觉我的2020是从7月的杭州开始的。
先谈谈对我而言十分受用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通才班课程是对于编导类艺考所有细分方向的总览式学习
很好地集中地为编导艺考所需要具备的素质打下了基础
▲累懵了的的24小时电影工坊课
同时在课程之后我发现我对于自己所理想的专业与编导艺考的了解其实还是稚嫩、浅薄的
而在对于不同专业的深度了解,以及自我评估与老师的建议相结合后
更加让我清晰了自己的目标:广电编专业为主进行备考,兼顾应试思路接近的制片专业
▲通才班结课的火锅局
后疫情时代的艺考依旧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去年的艺考形势下很多专业甚至不知道是否有校考的机会
值得感激的是,北电今年给到了线下与老师交流的机会
广编制片这两个专业间的共通性以及课程的灵活性也确认让我得以在最后的考试环节游刃有余地面对
尤其在广电编模块中学习的一些思维模式在我看来无论是对艺考面试以及文化课学习甚至是平时的自主思考都适用的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返校进行文化课学习的时候偶尔也会有“我是不是比以前聪明了”的“错觉”
▲也很想念冷月的高速文常课了
制片专业的学习则是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制片文常与面试相关的课程成了我备考制片的风向标
一飞老师巨大信息量的集中输出也一定程度上给了我很大的备考信心
▲为了制片初试文常做行测题做到可以去公考了
当然还是要单独谢谢Solomn老师
虽然经常说话高冷损人
但是一直以来对我的信任真的成为了支撑我的重要底气
而更多的,则是为了不辜负自己而做出的努力
通才第一天晚上Solomn就说要先“改变高中学习思维”
我对这点深以为然
艺考中老师传授的知识没有重难点
盲目不加思考地输入和输出必然不可行
毕竟校考中最重要的面试环节还是在考“人”
▲最后备考阶段自主准备的笔记
艺考是一场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而在当前的形势下连考试形式和内容都千变万化
我能做的就是不囿于自己的小圈
尽力去扩大、去触及知识体系的边界
以不变应万变
毕竟只有努力才能在运气失灵的时候不太狼狈
花了几个月的零碎时间改编、编曲钢琴曲,文编三试却没有才艺展示环节
原以为北电广电编线下考试总能用上
走进考场里面只摆着一架小电子琴显得我的爵士乐方枘圆凿
小艺帮的倒数结束之后开始答题
只能在心里诉苦:今年的文编怎么考得“这么不文编”
跟综艺、晚会一点不沾边;线上面试的形式本就影响输出度
对于现场面试占优的我来说只能重新一次次录制尝试
一段内容录制接近百次…
在成功拿到证的现在这些都成了艺考经历里的一些小插曲了
这些看似“浪费”了的准备时间也完全不会让我感到后悔
毕竟就是一次次这样面面俱到的准备才能垒砌成最后那一张张合格证
▲线上面试准备ING…
〓 成长是〓
感受与思考的过程
艺考的这段时间是我第一次跳脱出学校的环境在陌生的城市中来一场冒险
在这里我遇到了很多形形色色的人
他们中有的人有着光怪陆离的世界甚至略显诡谲的故事
有时候让我这个循规蹈矩成长的孩子听了也心生向往
而我的经历与想法也许也会受到别人的赞赏
这样的碰撞与我而言很有价值
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感觉也无比美妙
我们能在老师身上看到不同院校与专业学生的样态
我们也能在这个包容个性的环境里找到自己与他人的闪光点
▲集训时一起度过的平安夜
即使也是一个很累的过程
但这里也是我的一个小小乌托邦
于是我选择认真地感受与思考这段经历:感受我所处的学习环境与身边的人
感受这座我希望度过大学四年生活的城市
思考每天学习的内容
并且比同龄人更早地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这些都潜移默化地重置了我的人生系统中不同程序的比重
对于我个人的塑造作用可以说是巨大的
即使再过很久,艺考集训的这段时间都会是我的时间碎片中闪闪发光的一段最美好的值得感激的回忆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享受过程。
▲模块班结课时在798艺术区拼接的上岸墙